顯示具有 (Working Holiday/澳洲打工度假) 行前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Working Holiday/澳洲打工度假) 行前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澳洲WHV) 我的農夫筆記 - vineyard "de legging"

2009/11/18,豪大雨的清晨五點半,我們驅車到空盪的仲介門前等待候補,或許是天候不佳的關係,當天的extra名單上竟然就只有我們四個人的名!於是,在令人懶散的風雨裡我們再度以幸運迎接了臨時請假的一組缺,踏出了農場工作的第二步 – vineyard “de-legging”。


(有了前兩天的經驗,第3天的裝備更增強一些!雖不見得有用但必備的鴨舌帽 + 可遮脖的長口罩 + 很大很大最好能壓到口罩的太陽眼鏡 + 多少減輕一些肌膚磨損狀況的白手套 + 蓄電力超強的mp3(iPod) + 怎麼一個不小心就勾破的輕便雨衣…) 連我自己看到照片都想笑,呵是不是只有台灣人會這樣搞?!:P


de-legging,工作內容為把主枝幹以外的旁生枝從根撿/拔/踹掉,以集中營養。如圖最前面的一株枝幹,需將底下的小枝或是任何冒出丁點頭的芽清掉,整理的難度端看運氣,有的枝幹乾淨可以直接略過,但若碰到從地底旁生纏繞主幹的部份就等花上一段時間並出力始能完成。


按件計酬的方式,處理的進度以排為單位,每排數量不定,由supervisor紀錄之後再給大家簽名確認。


de legging的這家葡萄園真的很大!也因此我們得到了連續三天的工作,短暫的穩定。

據supervisor說,這家並無門市提供試飲或販賣,而都直接運送到bottle shop高價販售或外銷,沒想到我們工作的地方都那麼厲害:D
我們的supervisor,28歲巴西人,相當nice,要不然應該無法忍受我的慢吞吞還讓我連作三天。


帶著拉的死緊的小腿筋和痠到挺不直的腰椎,暫時結束了這個階段的農夫生活。收入與這兩週南下的花費打平,準備歸零再來過。短短的一個禮拜裡,我感受到了古人話裡的真理「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換成葡萄肯定也是同樣的道理!?:P 與先前在Perth city的工作比較起來,這裡工時較短酬勞較高,如果工作穩定的話賺起來會快很多,而且工作單純許多,可以安心的專注在自己的世界裡不被打擾;不過相對來說,生理上也耗損的多。

如果要問我,當農夫到底能不能學到東西,我想答案是肯定的,端看於心態所牽動的學習方式,這也是我從觀察中得到的收穫。就以練習英文來說,餐廳的waitress在壓力下得不斷的與客人應答說話,但農夫也可以在休息時間裡主動的找其他組員輕鬆交談;以品酒為例,都市工作裡我或許能學著認酒標聞味道,而在葡萄園裡我們可以直接嗅到青澀果實的香味,對應品種名稱,如果還有力氣且願意的話,總是會存在著許多的學習方式。


(仲介在分配工作時會依據工作內容及雇主的需求人數調整組別的內容,因此並無所謂固定的組員,不過因為我們是連著三天的工作,所以有緣的聚了三天,雖然工作中沒能多聊,但最後一個工作天裡大家還是興奮開心的聚集合照。打工度假的過程中就是不斷的結識新朋友,各行各業各個國家各城市縣鎮。)

以經驗談,建議持working holiday visa且有意到農田工作的人們要自備 - 手套、雨衣(兩截式尤佳,輕便雨衣不實用)、腰包(可放工具)、雨鞋(或是時尚的膠靴)、墨鏡(或是大護目鏡)、遮陽口罩(女生必備)、帽子(男女皆要準備不然真的會曬昏) - ,因為當地的物價太高且不易取得,用租借的方式價格又是好幾倍,所以台灣能備妥的就盡量先備著以節省荷包。


結束了這個階段的體驗之後,我們步入下個階段,準備驅車經世界的中心與南澳往雪梨跨年。其實出發至今還不滿兩個月,但是獨力為生活走闖的心裡波動好似已行經了一年半載。在極有限的時間裡,壓縮著賺錢與移動之間的時日天數,是過的比較緊繃辛苦,但也相對的具有挑戰有意思。

接下來往東燒錢的這段旅程想來會更刻苦,但還是期望能從中找到些什麼與大家分享才不枉出國走這趟。希望一切順利,車子與我們一起平安抵達。2009/12/31雪梨見。

(澳洲WHV) 農夫養成第一課,早起種樹苗@Margaret River “Vineyard”

這趟南下尋覓工作的一路上情緒起伏不斷,因為出發的時機不夠漂亮,所以原本預計停留的Pemberton酪梨季還沒開始,而預備方案Margaret River的葡萄產季又步入尾聲,如此徘徊在期待與錯過間的空窗期其實不大好過。


(2009/11/16@Clairault vineyard, Margaret River, South West Australia)

在Margaret River這個不大但遍佈著農場工作機會的城市裡,找工作幾乎透過「仲介」,和Perth有著相當不同。而因為有朋友的指引,我們在抵達的同時也找到了當地前兩大的人力仲介,從頭開始。


(攝於2009/11/12@Margaret River。我在Margaret River的貴人。這兩位朋友的朋友我在台灣時只見過一次面,沒想到我們竟會在澳洲熟識。)

由於產季將過的關係,工作機會驟減,因此仲介不開放任何機會給這週才來問工作的過路人。面對親臨拜訪後的一一拒絕,找看著不算便宜的背包客棧房價,五味雜陳。並非拋下兩份工作讓我有怨言,只是抓的很緊的預算裡要體驗又要生活的真的是有難度。彷彿回到初抵Perth的那個禮拜,在還未熟悉當地步調之前消費總是膽顫心驚!

為了省錢,我們在瘋狂出清價“一組3枚只要0.2元”的大可頌麵包前徘徊三遭後忍痛走掉;因為捨不得空燒破百元的房價而選擇與滿車的行李坐睡在車上!從“一定會有工作”的興奮期待至“找不到工作就當南下度假”兩天三變的調整著心態,反正沒錢有沒錢的玩法,至少喝遍每一家酒莊紀錄心得才不至白走這趟。

在有限的生活條件下,「自得其樂」反而能擁有更大的歡樂。



(攝於2009/11/12@Margaret River,Information旁的紀念品店之放肆亂搞。)

雖遇窘境,但幸運的總是能夠擁有好朋友的幫忙。在Charles和James棟的協助下,我們得到好多好多有用的資訊,例如:在仲介不給留資料的時候可以早起到仲介等extra(候補名單,意指當天臨時有人請假或缺人的話可以補上工作)。因為這條寶貴的情報,我們每天早上五點半即抵達仲介門口,等候開門填寫資料,等候著有人臨時請假或是雇主多要人。

或許真是天公疼憨人,第一天落寞的離開仲介沒多久後就接到電話通知,得到了第一份農夫工作 – Planting。


Planting,栽種新苗,就是不斷的起立蹲下。將新苗插進指定的高度,然後把養份土混著泥土撥入坑裡填滿,最後也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站起來以腳踩踏泥土使其密實。


(看這身裝扮就知道是菜鳥來著,一整個不專業:P)

在新的一塊田裡四處無蔭,不過這天多雲雷陣雨,所以雖悶卻不炙。聽完解說後,我們興奮的腳踏實地感受泥土的溫度直嚷著好酷,一邊開心的哼著歌一邊前進新的幼苗,很難形容的滿足感:)



(在日頭曬烤的經驗後,planting的第二天裡我的裝備進步了些:D)

雖然早知道農夫很辛苦,但實做後才發現難度遠超過想像!不過總算是踏出了農夫體驗的第一步,go farming, so happy.

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

(澳洲行前) 藥品清單 & 旅遊門診

人在異鄉地不熟,關於人身安全的物品總是有備無患。藥物,就是當中一項很重要的準備課題。

雖然自身的旅行經驗不多,但好在我有好朋友(Ader, 沒有妳我該怎麼辦:D)
我的藥品清單如下:
內服
食物過敏、鼻子過敏(噴劑) (診所拿)
止痛藥(具解熱陣痛功能)(藥局買)
感冒藥(藥局買)、流鼻水(診所拿)
一般腸胃藥、止瀉藥、抑止胃酸過度分泌及胃脹氣(腸胃相關的藥品皆於家醫科拿)

外用
ok繃、透氣膠帶
人工皮*
膏狀碘酒(殺菌用)
火龍膏(燒燙傷)
蜈蚣油軟膏(止痛癢,蚊蟲咬傷,消腫)、神奇紫草膏
痠痛膏、一條根貼布、思舒痠痛凝膠(推揉用)
比達爽眼藥膏(眼睛感染用)
微笑口內膏(嘴破用)**

*從來沒用過人工皮,我這才知道用法為,(1)先用酒精或碘酒或清水清潔傷口;(2)充分乾燥,什麼都不要擦;(3)裁剪人工皮,比傷口略大一些,留大約0.2 0.3 cm的邊邊;(4)最後再貼到傷口上就好啦!不怕水,等傷口好了 就會自己掉下來

**任何嘴巴或嘴唇的傷口都可以用。萬一吃到不乾淨的東西嘴巴可能因此發炎,或是自己不小心咬破…:P
(以上資訊都是Ader提供的^^)

營養品
維他命B群(增強體力抵抗力)
維他命C(我主要是想吃美白的…)

愛漂亮用的
戰痘凝膠、痘痘隱形貼

也是因為Ader的資訊分享,我才知道原來有「旅遊門診」!根據網路上的資料,目前開辦有旅遊門診的醫院為:台安、台大,以及馬偕(馬偕掛於家醫科下),若有需要的話可以前往掛號諮詢,請醫生提供可能需要的用藥,如此就不必分門別類的東奔西跑,而且能確保旅遊過程平安順利:)。

2009/10/2,我的第一次旅遊門診經驗,也是一個有趣。
首先在初診掛號櫃台聽到工作人員說該科的門診費用極為昂貴(嚇!?),然後抱著可能要花上幾千塊錢門診費的忐忑心情進到診療間後,醫生先是詢問將出發前往的國度,再自問自答道“澳洲有什麼疾病或是預防針要打嗎?”接著告訴我說,澳洲很安全也毋須打預防針什麼的,就將我退診 (呼~醫生大概是聽到我和先傑在門口與護士的緊張對談吧XD)醫生還提到了,除非我們要去像非洲那類的國家有需要防疫疫苗的,門診費才會如此高昂,所以不必擔心:P

這真是相當實際有幫助的資訊呢!這整趟澳洲行裡充斥著好多好多的第一次,什麼都有趣什麼都新鮮什麼都驚奇,令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接下來四個月的期許,希望每天都能發現一件新鮮事!倒數48小時,go!
參考資料:

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澳洲行前) 原來「旅行支票」這樣用!

旅支、旅支,常聽人提,自己也常講,但真正了解旅支的用法與其存在的意義卻是在正式兌換的這天>''<
(圖為面額100元的澳幣旅支)

目前「美國運通」旅行支票(以下簡稱"旅支")是全球最多人使用,最通行的旅行支票,可兌換的銀行有台灣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由於各分行裡不見得有旅支的現鈔,因此購買前可先打電話詢問或是現場登記兌換。 (或以網路下單方式,機場取貨,換匯更划算!下文將有相關資訊提供參考)

到銀行兌換旅支時需攜帶:(1) 現金(2) 身份證(3) 印鑑
以澳幣為例,面額有20/50/100。各種面額的兌換皆以"10張"為一個單位。

舉例來說:OBSun要把外幣戶裡的AUD1000兌為旅支,因為必須以"10張為單位",所以我僅有的選擇是10張100元。

(註:旅支的兌換會產生手續費 (請參考前文)。)

行員完成作業後會交給我們:
1. 手續費的收據;
2. Purchase Record購買紀錄
3. 旅支 (現場點收並簽名);

購買紀錄裡所包含的資訊有:購買數量、面值、金額、支票號碼等資訊

旅行支票裡有兩個欄位需要簽名,
1. 買到旅行支票時,在兌換櫃檯點收之後即在"Sign here immediately upon receipt of this cheque"(左上)欄位簽名;
2. 等實際使用或兌換於商家時,再於"Countersign here in the presence of person cashing"(左下)欄位當場簽名。

註:中間欄位Pay this cheque to the order of為”轉讓”的意思,意即將該旅支的使用權轉給他人,原則上不會使用到。

購買旅行支票後,須保留購買紀錄 (最好還能copy存放副本在家裡),或是把旅支的票號抄下來,每用完一張即將號碼劃去。倘若日後真的不幸遺失的話,還能持有支票號碼作掛失(申請理賠或補發)。


強烈建議將「旅行支票號碼」與「旅行支票」分開存放,並於旅行時隨身攜帶!


關於旅支
1. 旅行支票沒有期限,永久有效,遺失可以掛失求理賠,比起攜帶現金少了點風險
2. 旅支的匯率比直接兌換外幣現鈔來的優惠(即期賣出匯率 v.s. 現金賣出匯率)!再者,美國運通開放以網路下單的方式購買旅支,再於機場憑證領取,不僅方便而且匯率還更便宜!

但由於,旅支存在著被冒名使用的風險,而商家也不見得會即時得知已被掛失的支票號碼,所以在使用範圍上顯得保守。例如,小商店、市場等地方購物或付小費時,不能使用旅行支票。但可在外地銀行或是飯店兌為現金。因此,旅支的選擇與否就看個人的使用地點與風險的考量了。


網路下單優惠 (感恩諾亞馬麻的資訊!^^)
網路下單,機場取票
美國運通旅行支票“網路下單,機場取票”服務,可在網路輕鬆下單,以ATM轉帳、WEB-ATM轉帳或以兆豐國際商銀網路銀行轉帳方式付款,並在出國當天直接至機場取票即可。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 購買外幣現鈔及旅支
使用網路購買的「旅行支票匯率」較現金匯率便宜,且僅需透過ATM轉帳而不需另外開戶!交易完成後,憑護照及身分證至機場取票即可。方便又省時。(當初沒做功課…外匯來說,兆豐真的比台銀好用相當多!…)


其他參考資料:
旅行支票可節省匯差 消費者兩頭賺
失竊可理賠,旅行支票成出國民眾首選
…注意前往連鎖系統的五星級飯店或大型百貨公司,就可直接兌換或消費。雖然銀行也能兌換成現金,但是,去銀行還要排隊,有時還不一定能配合上銀行的上下班時間…

美國運通銀行 旅支常用Q&A

2009年9月30日 星期三

(澳洲行前) 半夢半醒之間

(攝於2007/4/5@霧濛濛的太平山)

向來吃得飽睡得好沒失眠煩惱的我,最近幾個晚上竟然睡睡醒醒。

雖然一直曉得自己是不安於”時間不夠用”的,不過會察覺到深藏著的壓力與畏懼,卻是直到這幾天醒來後感覺到的緊張胃痛。。。

時間總快速地消逝在我們的極力爭取之中。

倒數三天,簡歷還沒修完、當地開戶銀行還沒查好、到了澳洲之後,在地保險要不要辦…?!總是一份工作接著一份的我,對於這次無法清楚的看見著落點感到沒安全感。

強烈的不安或許是源於資訊的準備不足,儘管發現了自己沒想像中的那樣勇敢,現在我要做的還是加快腳步,盡力完成能夠完成的。


惟有出發了,我才會知道自己準備好了!與我的同伴共勉之。

2009年9月28日 星期一

(澳洲行前) 正式離職以後,健保加保 & 國民年金

全民健保
正式離職後,雖說白天的時間多出來了,但要辦的事情還是不少,尤其在剩下不到一週的工作天裡,很多手續都得趕著跑,例如:退去公司職員的身分之後,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健保加保(個人)」及「國民年金」的繳納。

根據中央健保局的資訊,我屬「第六類被保險人(投保金額為659元/月)」(非隸屬於特定雇主、農會/水利會/漁會、內政部役政署,及國防部等單位),因此必須以戶籍所在地之鄉(鎮、市、區)公所為投保單位。

由於目前的規劃是4-6個月即回國(未滿6個月),根據健保局的規定,並不符合退保資格,否則健保局將逕自註銷停保,並追繳之前的保險費 (全民健康保險是強制性保險")

註: 如有預定出國6個月以上情形,可以自行選擇「繼續參加健保」或「辦理停保」,如選擇停保,暫停繳納保險費時,記得要向所屬投保單位申請停保,不能事後補辦。

加保的方式為,持前雇主開給的退保證明、自己的身分證正反面影本,以及印鑑,到區公所申請辦理並填寫表格即可加保生效日期為退保當天

就短期的出國計劃來說,參加全民健保者也是給自己多一層保障,倘若真的在國外產生了醫療費用,可以在治療當日或出院之日起六個月內,檢附以下資料向健保轄區分局申請核退醫療費用(先自己給付而後申請補助):
1. 醫療費用核退申請書
2. 醫療費用收據正本及費用明細  
3. 診斷書或證明文件,如為外文文件時,應檢附中文翻譯(英文可免附)
4. 當次出入境證明文件影本或服務機關出具之証明文件等

若人還在國外,也可將相關證明文件寄回台灣,請親友代為處理。


國民年金
自民國9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國民年金(內政部委託勞工保險局辦理),針對「25歲至未滿65歲,未參加軍、公教、勞、農保,且未曾領取相關社會保險老年給付者」施行”柔性強制投保”(請見Q&A的問題十四&問題二十六),保險之效力自符合加保資格之當日零時起算

舉例說明:OBSun我於9/25正式離職並於此同時退出勞健保,因此自9/25當天即符合國民年金投保資格,即便距離9月底只剩5天,但仍須繳交該月份的投保金額674元)

繳納方式由保險人(勞保局)按雙月計算(於每年2/4/6/8/10/12月,一次寄出兩個月的帳單),書面通知被保險人於再次月底前完成繳納。繳款方式有:
1. 自動轉帳 (收到第一次的繳費通知並完成繳費後 > 填寫”轉帳代繳約定書” > 拿到金融機構或郵局辦理 > 申請轉帳代繳成功後才開始執行轉帳扣繳)
2. 銀行/郵局/農會或漁會繳費
3. 便利商店繳費

舉例說明:9/25離職並同時退出勞健保的OBSun雖然想在出國前辦理好自動扣繳功能,但無奈必須在10月底收到第一次的繳費單之後,請親友幫忙親繳費用,再持繳費收據與約定書至金融機構辦理自動轉帳扣繳,這才能自12月底的那次帳單開始執行。全民健保之自動轉帳扣繳的辦理方法亦等同於此


這也是我很納悶的地方,若政府機關是真的想要”便民”,為什麼不讓民眾在申請加保或是符合國民年金投保資格之時即開放辦理自動轉帳扣繳呢?…


參考資訊
[保險]關於健保、海外保險、醫療理賠 等相關討論

出國超過六個月以上可以選擇辦理停保手續
全民健康保險第六類保險對象停保(復保)申請表(96.06.11更新)
健保局溫馨提醒:春節返國民眾請記得辦理復保、停保

2009年9月26日 星期六

(澳洲行前) 青輔會「青年海外生活體驗專案貸款」經驗談

行政院青輔會為鼓勵青年透過國外旅行、遊學及度假打工,體驗人生並學習課堂教育以外之生活體驗,特訂定「青年海外生活體驗專案貸款計畫」,以協助青年取得資金實踐計畫,並提升生涯競爭能力。

基本資訊
承辦銀行台灣企銀(獨家配合)
適用對象:中華民國國民年滿20歲以上30歲以下(未滿31歲)
自助旅行2個禮拜以上、遊學一個月以上、度假打工一個月以上
貸款額度:所需資金之7成,上限12萬
貸款利率:現約2.25% (基準利率機動計息-->每季調整,大概都在2.25-2.5%左右)
貸款期限:最長為五年,含本金寬限期一年還款方式:第一年每月只需付利息,第2~5年按月本息平均攤還
還款方式:第一年為寬限期,不用還本金,每個月僅需還利息270(以目前利率,以及上限金額12萬原來做計算);一年後開始還本金,本金加利息可攤成五年來還;或者,也可提前一次還完12萬,沒有違約金
處理程序:約兩週 (核件後,還要對保簽約(保人要到場簽章)、開戶等) 。但就親身經驗來說,建議抓一個月的作業時間,以作為若有需要補件時的緩衝 。

所需文件/步驟
A. 至台灣企銀網站下載個人貸款申請書 (必要!官網上沒交代,但此為申辦貸款的第一步),申請書中需填寫保證人資料保證人之親筆簽名與印鑑證明

B. 下載「青年海外生活體驗專案貸款」申請書,一式二份。一份給銀行留存,另一份於核件之後將由銀行呈交予青輔會留存

C. 上述(B)所提到的申請書內容須包含,
(a) 申請人的基本資料、
(b) 貸款之規劃構想內容 (例如: 簡易行程表、所需經費詳細預估、旅行的經驗、住宿之選擇、自助旅行、遊學或度假打工之天數及想要達成之目標等)
(c) 親屬同意書 (須簽名蓋章) ,並需準備一份戶籍謄本,以備查驗

D. 繳件至銀行時應檢附:個人身分證影本出國簽證證明(打工度假簽證)、機票購票證明等相關書件影本

E. 信用徵信費500元 (多退少補。據我得到的資訊是,徵信一人所需費用為150元)


親身經歷
1. 由於徵信費並未列於官方網站中,因此我是到了銀行才知道需繳交這筆手續費。可惡的是,明明是同一件事情,不同分行所收取的費用竟然會有高低之別! (例如: 板橋分行直接提出徵信費用是1人300元,而徵信對象連同保證人至少兩人,因此第一次就直接要了600元;同樣的程序,埔墘分行是預收500元且說明多退少補,然後在結案時告知徵信一人所需費用為150元,並作退款動作)

2. 為提高核件的可能性,建議一併附上申請人於前一年度之扣繳憑單、工作單位的名片、保人的扣繳憑單或其他財力證明。(可證明還款能力的文件越多越齊越好!)

3. 核件與否端看各行經理的定奪,不同的分行可能有不同的文化與相異的考量點,我也是在實際申辦後才發現,"傳說中很簡單拿到"的這筆貸款其實並非如想像中的容易申辦。

例如:有的分行經理重視保證人的財力證明,或有重視申請人己身是否擁有不動產...所以私建議先打聽各分行的經理作風,並且提出的申請要早於出發前的一個月,預留補件時間。

4. 坦白說,青輔會申請書裡所要求的行程規劃等內容只是表面形式,大多數的行員並不了解澳洲甚至不曉得其與台灣的相對位置!

經手或承辦員會注意的是,相關文件是否備齊 (對銀行來說,保證人的還款能力等資料尤其重要) ;以及,"經費預估" (因為一般資格的申辦金額為預估經費的七成,由此我建議在填寫預估時將金額拉高,反正最順利的情況下也只能貸到12萬,再說銀行的撥貸金額不見得與我們想要的契合)


總歸一句,「永遠不要把未到手的錢先列入規劃裡!」這也是我從過程中體悟到的最大心得。建議在評估自己的能力之後再行出發時間的選擇,那才是靠自己力量圓夢的真諦呀!


參考資訊:
台灣企銀個人貸款申請書
台灣企銀「青年海外生活體驗專案貸款計畫」官網介紹
「青年海外生活體驗專案貸款」計劃申請書
台灣企銀分行聯絡資訊

2009年9月21日 星期一

(澳洲行前) 精打細算之「跨國提款」篇

「跨國提款」功能,對我來說是所謂“退路”!若有一天迫不得以需要台灣同胞的協助了,還有管道能夠接收金援...



《注意事項》
‧國外提款功能必須在開戶時即勾選,或是另向銀行申請開通
‧在有PlusCirrus符號的地方即可進行跨國提款
‧特別留意!跨國提款使用的是磁條卡,因此在申請開通時要特別留意有一組四碼的磁條提款密碼
‧另外,每一次的跨國提款都將產生手續費,而手續費的金額算方式則視銀行規定。


以下為2009/8 “跨國提款手續費”的參考資料。

‧永豐銀行:NTD 100+0%
‧玉山銀行:NTD 70+1%
‧第一銀行:NTD 75+1%
‧彰化銀行、台灣企銀:NTD 75+1.55%
‧聯邦銀行:NTD 70+1.55%
‧兆豐銀行、合作金庫、台灣銀行:NTD 70+1.55%
‧台北富邦:NTD 100+1.55%
‧華南銀行: NTD 75+2%
‧台新銀行、中信銀行:NTD 70+2.05%

在比較之後,私建議申辦永豐銀行MasrterCard金融信用卡!一來,刷卡時的手續費較低;再者,跨國提款的手續費也低,能夠將兩種比較後的優惠合併於同一張卡,並能申辦信用卡自動轉帳,更方便更省錢!

畢竟,對歐巴桑澳客來說,被貴到可是一大打擊呢!:P


參考資料:
2009 9月跨國提款與跨國刷卡手續費大比較
[省錢秘訣] 國外取款比較 信用卡V.S.跨國提款

2009年9月19日 星期六

(澳洲行前) 精打細算之「現金/旅支」篇

將口袋外翻,能灑出來的也就1300元澳幣!即便如此,踩著“貨比十家不能虧”的用錢原則,我將出走澳洲!

(圖片來源:《世界》杂志)

在這趟旅行中,我將使用的金錢管道有:
現金旅行支票(旅支) (主要使用方式)
信用卡 (非不得已才刷卡)
‧以及,備用的跨國提款 (走投無路到得求助台灣同胞時才選這個..)

現金
換匯銀行為「兆豐」。 一來是其為公司的往來銀行,專人到府服務且當天即可拿到外幣現鈔;二來,據同事在比較後的發現,兆豐的牌告匯率比其他銀行來的稍漂亮些!

在段落之前,建議先了解兩個概念
A. 銀行存有外幣會有「保管成本」,因此若只是帳上數字 (例如:將我的台幣帳戶裡的錢轉到外幣戶裡)就會看"即期匯率",相對於現金匯率來說也比較便宜;但如果要領出外幣,銀行就會把保管成本轉嫁給客戶,所以就用"現金匯率",這也是之所以現金匯率會比較貴的原因了

B. "買入"或"賣出"是以「銀行的角度」來看,例如:OBSun要去換澳幣,對銀行來說就是澳幣"賣出";OBSun要把澳幣存進銀行,對銀行來說就是"買入" 我的澳幣

*(以上感謝chiung姊姊的資訊^^)

因此,在一定會使用到澳幣的前提下,
以OBSun我為例,能夠換的外幣就只有這麼多,建議:

1. 若以台幣現金方式兌換外幣現金的話,就直接帶在身上了!否則,一旦將外幣現金存入外幣戶了,在之後的提領時,除了得承擔最初在現金轉換間已損失的匯差之外,還要付出:
(1) 將外幣存到外幣戶時被收取的"現金買入"及"即期買入"的差 (稱為"匯差"),這是因為銀行要買保險以及收到假鈔的風險保險;
(2) 當要提領時,銀行還會再算一次,這段則是所謂銀行的"管理費"

千萬不要提來提去呀!

2. 在申請開立外幣戶時,銀行會要求同時開立台幣活存戶,因此也可以帳戶裡交易的方式兌換外幣(存入台幣於活存戶中再以網路ATM功能換匯至外幣戶頭裡),需要時再提出"現金",此則僅需承擔一次領出時的匯差。


小提醒:
建議在開外幣戶時即一併申請開通「連行通提」的功能,因為分行內不見得有現成的外幣現鈔與旅行支票,可能會發生需要"跨行提領"的可能。根據台灣銀行的辦理辦法,該功能必須在原開戶銀行申請,否則將收取TWD100的手續費。


旅行支票
不論是要以台幣直接買旅支,若是要將外幣戶裡的錢轉以"旅行支票"領出,因為兩者都不是現金,因此皆以"即期"匯率來做計算而不會產生所謂的匯差,但需另支付手續費

根據發行銀行「美國運通」於2009/4/1起的規定,除了主要貨幣(歐元和美金)維持以往的100元台幣手續費之外,其他國家外幣皆調漲手續費為 " (外幣金額 x 即期賣出匯率) x 1.05 % "

實例說明, 提領AUD 1,000的旅支,則須另負擔手續費 (台幣) = 1,000 x 28.3 (當下的即期賣出匯率) x 1.05% ≒ TWD 297

因為旅支牽涉到普遍性的問題,因此建議先評估個人需求與方便性始作選擇。


信用卡
而誠如之前討論過的,我選擇以永豐為主,以降低無形中損失的“跨國轉匯(海外結匯)手續費”。同時,若選擇參辦該行的MasterCard金融信用卡,不僅可以自動轉帳,還能設定跨國提款功能,更方便更省錢!



參考資料
出國的支付工具﹕信用卡、提款卡、美元現鈔與旅支的成本比較
旅支搶錢!買10萬 付1千手續費
旅支回售 要付3%手續費


延伸閱讀
(澳洲行前) 精打細算之「跨國提款」篇


2009年8月28日 星期五

(澳洲行前) 找一張信用卡 - 海外刷卡虧很大?!

有感於自己刷的機票、簽證、國外瞎拼費用等的總是比別人貴!>''< 所以這趟出國前,特別比較了各家信用卡的「跨國轉匯(海外結匯)手續費」,希望能在失心瘋亂買一通的那天加減省一點:P


(圖片來源:Ausralian Cartoons)

海外刷卡的結帳方式,以HSBC在澳洲的使用狀況為例

交易刷卡以澳幣,
‧帳款以當地特約商店向VISA/MasterCard國際信用卡組織請款當天的匯率為準(意即,不一定為簽帳日),非美金貨幣得先換算為美金;
‧接著,以VISA/MasterCard國際組織指定之結匯日及國際匯率折算為新台幣;
‧再乘上發卡銀行須給付各信用卡組織的手續費(此為固定費用。目前VISA為 1%、Master為1.1%);
‧再乘上發卡銀行自身作業的手續費(1.55%到2.2%不等)
始為最後成交金額


關於發卡銀行自身作業手續費,我在2009/8電洽了幾家銀行的信用卡中心服務人員,將得到的資訊條列如下,僅供參考,實際發生費用將視各發卡行的政策調整。

‧匯豐HSBC 2.2%
‧花旗CITIBANK 2.2%
‧中國信託 2.05%
‧玉山 2.0% (需年費)
‧新光 2.0%
‧兆豐 1.55% (2009/9起調漲為2%)
‧第一銀行 1.55%
‧台新銀行 1.55% (商務白金卡0%,但需繳交年費4,500元)
‧富邦 1.1%
永豐 1% (2009/12/31前)


參考資料
中時電子報: 海外刷卡省手續費 比三家
經濟日報:海外刷卡 手續費調漲
“目前海外結匯手續費最高的都是外商銀行,包括花旗、滙豐、渣打等,結匯手續費都是2.2%;荷銀則是2%。至於國內發卡銀行龍頭中國信託,去年已率先將結匯手續費調高到2.05%,之後國泰世華、台新、台北富邦和聯邦等銀行也陸續跟進,在今年中旬把手續費調高到2.05%。”

安妮將~200908香港-刷卡吃虧篇 (出國消費刷台幣 吃悶虧)

2009年8月16日 星期日

距離



「妳要去澳洲,妳男友都沒有說什麼嗎?」
「我可以告訴妳,等妳回來之後,妳跟他之間一定會有些微妙的變化。」
「妳怎麼確定他都不會擔心,或是他根本不想讓妳去...?」

............................
.................................................

有時候想一想,自己的確是很自私,不顧家人愛人或朋友的感受,私自下了決定後所做的就只有"告知"。只是告知,而不是討論。

就這樣的,在歹歹時機裡,我將辭掉現有的工作,離開安逸且被保護的環境而投奔到許多的未知裡...面對著可能來臨的感情/經濟面的風險,為的只是達成自己的夢想....


"那妳為什麼還要去? "


而我卻只能以大過於相信自己的信任感作回答,我知道自己是被了解的。
落在南北半球的我們倆,將依著彼此的支持與鼓勵,前近即將預見的理想。

距離(distance)
詞 陳綺貞 曲 陳綺貞

........

而我在猜,你會怎麼做...當你失落,意志力薄弱,
除非是我,在你的耳邊訴說,彌補一個人的虛空。

我們現在,遠距離的戀愛...我是否該放鬆我的期待?
除非是我,熟悉你身體的脈博需要最深邃的安慰,
讓我貼進你最柔軟的心扉,
只有我,才能將你的好壞,都擁有。

我們現在,遠距離的戀愛...
我是否該坦白我的關懷?

如果是我在你的耳邊訴說,能否彌補兩個人的虛空?

而我在猜,你會怎麼做,
當你滿足不了你的欲求?

除非是我,熟悉你身體的脈博需要最深邃的安慰,
讓我貼進你最柔軟的心扉,
只有我,才能將我們的距離,都佔有,
...................................
.......................

倒數49天 - 投入參與

我終於體悟到,之所以會有滿出來的不安,這實在與準備不足有很大的關係!

正式提辭後,四方湧入的意見讓我的情緒起伏的緊。儘管98%的支持給了我直立的穩定,但在犀利的現實評估面前,拼湊出來的勇氣卻還是孱弱的低下了頭...

捧著雙手未滿的存款大膽站在歹歹時機裡,眼前是巨大的不確定性!縱然會有兩手空空的最壞可能,但我還是想試試看!儘管是任性又衝動了些。自己開的口自己下的決定,我會自己承擔。

有時候我會想,像這樣愛面子的個性不曉得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因為參與,所以充實。忙雖忙累雖累,不過讀資料的過程我滿心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