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9日 星期六

(澳洲行前) 精打細算之「現金/旅支」篇

將口袋外翻,能灑出來的也就1300元澳幣!即便如此,踩著“貨比十家不能虧”的用錢原則,我將出走澳洲!

(圖片來源:《世界》杂志)

在這趟旅行中,我將使用的金錢管道有:
現金旅行支票(旅支) (主要使用方式)
信用卡 (非不得已才刷卡)
‧以及,備用的跨國提款 (走投無路到得求助台灣同胞時才選這個..)

現金
換匯銀行為「兆豐」。 一來是其為公司的往來銀行,專人到府服務且當天即可拿到外幣現鈔;二來,據同事在比較後的發現,兆豐的牌告匯率比其他銀行來的稍漂亮些!

在段落之前,建議先了解兩個概念
A. 銀行存有外幣會有「保管成本」,因此若只是帳上數字 (例如:將我的台幣帳戶裡的錢轉到外幣戶裡)就會看"即期匯率",相對於現金匯率來說也比較便宜;但如果要領出外幣,銀行就會把保管成本轉嫁給客戶,所以就用"現金匯率",這也是之所以現金匯率會比較貴的原因了

B. "買入"或"賣出"是以「銀行的角度」來看,例如:OBSun要去換澳幣,對銀行來說就是澳幣"賣出";OBSun要把澳幣存進銀行,對銀行來說就是"買入" 我的澳幣

*(以上感謝chiung姊姊的資訊^^)

因此,在一定會使用到澳幣的前提下,
以OBSun我為例,能夠換的外幣就只有這麼多,建議:

1. 若以台幣現金方式兌換外幣現金的話,就直接帶在身上了!否則,一旦將外幣現金存入外幣戶了,在之後的提領時,除了得承擔最初在現金轉換間已損失的匯差之外,還要付出:
(1) 將外幣存到外幣戶時被收取的"現金買入"及"即期買入"的差 (稱為"匯差"),這是因為銀行要買保險以及收到假鈔的風險保險;
(2) 當要提領時,銀行還會再算一次,這段則是所謂銀行的"管理費"

千萬不要提來提去呀!

2. 在申請開立外幣戶時,銀行會要求同時開立台幣活存戶,因此也可以帳戶裡交易的方式兌換外幣(存入台幣於活存戶中再以網路ATM功能換匯至外幣戶頭裡),需要時再提出"現金",此則僅需承擔一次領出時的匯差。


小提醒:
建議在開外幣戶時即一併申請開通「連行通提」的功能,因為分行內不見得有現成的外幣現鈔與旅行支票,可能會發生需要"跨行提領"的可能。根據台灣銀行的辦理辦法,該功能必須在原開戶銀行申請,否則將收取TWD100的手續費。


旅行支票
不論是要以台幣直接買旅支,若是要將外幣戶裡的錢轉以"旅行支票"領出,因為兩者都不是現金,因此皆以"即期"匯率來做計算而不會產生所謂的匯差,但需另支付手續費

根據發行銀行「美國運通」於2009/4/1起的規定,除了主要貨幣(歐元和美金)維持以往的100元台幣手續費之外,其他國家外幣皆調漲手續費為 " (外幣金額 x 即期賣出匯率) x 1.05 % "

實例說明, 提領AUD 1,000的旅支,則須另負擔手續費 (台幣) = 1,000 x 28.3 (當下的即期賣出匯率) x 1.05% ≒ TWD 297

因為旅支牽涉到普遍性的問題,因此建議先評估個人需求與方便性始作選擇。


信用卡
而誠如之前討論過的,我選擇以永豐為主,以降低無形中損失的“跨國轉匯(海外結匯)手續費”。同時,若選擇參辦該行的MasterCard金融信用卡,不僅可以自動轉帳,還能設定跨國提款功能,更方便更省錢!



參考資料
出國的支付工具﹕信用卡、提款卡、美元現鈔與旅支的成本比較
旅支搶錢!買10萬 付1千手續費
旅支回售 要付3%手續費


延伸閱讀
(澳洲行前) 精打細算之「跨國提款」篇


2 則留言:

  1. 建議妳也查下萬一真的不小心卡遺失了?要如何補辦?等等的^^

    回覆刪除
  2. 您好! 想請問在澳洲當地兌換旅支是否需要手續費?
    請問要如何兌換? 是否一定要有帳戶才可以兌換? 兌換時 需要準備什麼呢?

    請教您這麼多問題... 不好意思喔!

    感謝您分享的許多寶貴經驗! 謝謝!!
    祝福您平安順心! :)

    回覆刪除